要借全省开展旅游大整治的东风,实现昭通旅游跨越发展。
宣言表示,全省各新媒体发展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传播正能量,发出好声音,实现新发展。云南报业传媒(集团)公司总经理、云南省报业协会会长张光旭深入地分析了从央媒到地方媒体在媒体融合方面的最新举措。
此次新媒体年会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落实中央和省委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加强云南报业新媒体之间的交流借鉴、合作发展,实现从相加到相融,实现资源共享,推动云南省报业新媒体发展开创新局面,更好地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新华通讯社、云南报业集团、玉溪日报社、昆明报业传媒集团、德宏团结报社等新媒体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分别进行了交流发言。宣言号召,各新媒体平台之间要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协作,在平台资源共享、异地交流采访、媒体经营管理、技术改造升级等方面加强合作,推进各新媒体平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面对新媒体的强势冲击,许多报业集团已经开始实施全媒体战略转型,但孤军奋战的方式只会让形势变得更加严峻。面对新媒体不断发展的态势,参会报家一致认为,传统媒体必须丢掉固守传统媒体阵地的幻想,在巩固好传统纸质媒体的基础上,坚定信心抓好新兴媒体的发展,真正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使命、担当尽责,开拓进取、扎实工作,齐心协力为昭通圆满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要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找准履行法定职权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提高立法科学化、民主化、精准化水平。抓实教育兴昭,推动民生短板持续补齐。
郭大进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今后五年,政府的工作的主线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力推进六大战略的实施:抓实脱贫攻坚,确保贫困群众如期脱贫。云南日报、春城晚报、云南经济日报、云南法制报、云南网、昭通市政府网、昭通日报、昭通电视台、昭通人民广播电台、昭通新闻网、微昭通、红色扎西、掌上昭通客户端等16家媒体参加了新闻发布会。抓实交通先行,加快构筑互联互通网络。市委常委、副市长沈文海,副市长吴静、龙进、李春林、苏建宏、田渊、姚珺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市委副书记、市长郭大进就媒体关注的脱贫攻坚、交通建设、四城同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社会稳定、教育兴昭和招商引资等话题一一给予解答。真诚、责任、敏锐、包容,没有官方公文的客套和铺陈,不回避问题直抵核心事实。
3月24日下午,全市两会刚刚结束,市政府首场新闻发布会就在市委党校镇雄厅拉开帷幕。新闻发布会由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朱大庆主持。三是抓好各项措施落实,就是扎实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年行动,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四大战役,就是打好稳增长保卫战、脱贫攻坚战、五网大会战和工业攻坚战。
市发改、工信、教育、财政、人社、交通、农业、林业、水利、环保、扶贫等相关部门领导及11县(区)主要领导,参加市人代会的基层人大代表、政协会议的各界人士、市民代表参加了新闻发布会。继去年建立起市政府新闻发布制度之后,已经举行了7场新闻发布会,受到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好评。提升发展质量 推进六大战略昭通新闻网讯(记者 刘建忠 单虹 张永刚 张永宪 尹婕)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继续推进‘六大战略的实施,确保昭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干字当头,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干,奋力推动昭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抓实新型城镇化,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一个确保,就是确保实现全市生产总值增长9%的目标。
郭大进介绍,今年我市的各项目标任务归结起来就是1443,即做到一个确保、打好四大战役、着力四个推进、抓好三大保障。二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要坚持热爱昭通、忠于职守、勇于创新、廉洁自律的品质操守,坚守自律、他律、纪律、法律的约束规则,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深入实践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使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严查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
抓好三大保障,一是抓好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对外合作交流,实施科技入昭英才计划工程,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抓实产业培育,推动建成新的产业集群。抓实生态文明,建设绿水青山美好家园,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据悉,在打造服务型政府的道路上,市政府一直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着。在长达90多分钟的新闻发布会上,郭大进和分管副市长共回答了8家媒体的提问,内容既有群众关心的医药改革、教育发展、社会稳定等热点,也有政府正在推进的交通建设、提升城乡人居环境等市民关心的问题。强化督查考核问责,严厉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层层传导压力,落实责任
为确保拉练的顺利进行,支队战勤保障大队,出动6车15人,在集结点搭建了现场指挥部、战勤保障部、通信保障部、记者站四顶帐篷并布置了内部设施,利用餐车、宿营车为现场所有参战人员提供了饮食、住宿保障,并利用充气照明灯组为现场提供了夜间照明。炎炎烈日下官兵们满头大汗,脚上也被磨出了几个泡,汗水浸湿了衣服却没有一人掉队,大家互帮互助。
接到命令20分钟后,支队救援力量集结完毕,由张艺钟参谋长带队,立即集结支队灭火救援作战指挥部5人、轻型搜救队30人携带携行装备13件套及个人救援携行包赶赴北闸镇岩脚村苗寨村小组实施人员搜救,在铿锵有力的战前动员后,从昭通市昭阳区支队机关出发赶赴灾区。9时10分,经过30分钟公路行军,支队搜救队到达第一集结点,行车过程中,随即接到总队前方指挥部徒步、负重,并携带救援装备行进的指令。
在到达地震灾害模拟地区后,及时按通信保障预案要求调整全球动中通语音通信设备频点、PTT对讲机频点,架设卫星电话,保障现场指挥语音传输通道的畅通。在现场,支队前方指挥部分别通过PTT语音通信网、动中通卫星设备、4G图传设备等多方式融合互补的通信手段,保障了总指挥部、各参战部队与总队指挥中心语音通信的畅通,并将部队挺进过程图像传至总队指挥中心,进行实况直播。
在没有车辆运输的条件下,张艺钟参谋长率领35名官兵携带个人防护装备、破拆、搜救、照明、通信等平均重达50公斤的装备和个人72小时自我保障物资携行包。昭通支队出动共计13车60人参加了此次拉动训练,并做好相关的准备、保障工作。经过近5.1公里徒步行军,于10时50分到达5.1公里后到达搜救点岩脚村苗寨村小组,随即划分成三个救援分队深入预设的4个搜救任务点,通过搜救犬和生命探测仪寻找出 四名被困人员,圆满完成第一阶段搜救任务,然后官兵们携带装备器材继续徒步5.1公里奔赴下一个集结点搭建营地。昭通新闻网讯(通讯员 袁正雄)3月22日至23日,全省消防部队滇中协作区跨区域拉动训练在昭通市昭阳区北闸镇拉开序幕,总队前方指挥部、总队应急救援支队、昆明支队、特勤支队、昭通支队共计40余车260余名官兵参加了拉动演练实战训练科目、警戒引导、战勤保障、医疗保障、通信保障任务。
此次滇中协作区跨区域救援拉动训练灾情假定:3月22日8时30,昭通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总队命令昭通市昭阳区北闸镇发生自然灾害,要求昭通支队轻型搜救队立即赶赴现场开展救援昭通支队出动共计13车60人参加了此次拉动训练,并做好相关的准备、保障工作。
在现场,支队前方指挥部分别通过PTT语音通信网、动中通卫星设备、4G图传设备等多方式融合互补的通信手段,保障了总指挥部、各参战部队与总队指挥中心语音通信的畅通,并将部队挺进过程图像传至总队指挥中心,进行实况直播。昭通新闻网讯(通讯员 袁正雄)3月22日至23日,全省消防部队滇中协作区跨区域拉动训练在昭通市昭阳区北闸镇拉开序幕,总队前方指挥部、总队应急救援支队、昆明支队、特勤支队、昭通支队共计40余车260余名官兵参加了拉动演练实战训练科目、警戒引导、战勤保障、医疗保障、通信保障任务。
经过近5.1公里徒步行军,于10时50分到达5.1公里后到达搜救点岩脚村苗寨村小组,随即划分成三个救援分队深入预设的4个搜救任务点,通过搜救犬和生命探测仪寻找出 四名被困人员,圆满完成第一阶段搜救任务,然后官兵们携带装备器材继续徒步5.1公里奔赴下一个集结点搭建营地。接到命令20分钟后,支队救援力量集结完毕,由张艺钟参谋长带队,立即集结支队灭火救援作战指挥部5人、轻型搜救队30人携带携行装备13件套及个人救援携行包赶赴北闸镇岩脚村苗寨村小组实施人员搜救,在铿锵有力的战前动员后,从昭通市昭阳区支队机关出发赶赴灾区。
在到达地震灾害模拟地区后,及时按通信保障预案要求调整全球动中通语音通信设备频点、PTT对讲机频点,架设卫星电话,保障现场指挥语音传输通道的畅通。炎炎烈日下官兵们满头大汗,脚上也被磨出了几个泡,汗水浸湿了衣服却没有一人掉队,大家互帮互助。在没有车辆运输的条件下,张艺钟参谋长率领35名官兵携带个人防护装备、破拆、搜救、照明、通信等平均重达50公斤的装备和个人72小时自我保障物资携行包。9时10分,经过30分钟公路行军,支队搜救队到达第一集结点,行车过程中,随即接到总队前方指挥部徒步、负重,并携带救援装备行进的指令。
此次滇中协作区跨区域救援拉动训练灾情假定:3月22日8时30,昭通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总队命令昭通市昭阳区北闸镇发生自然灾害,要求昭通支队轻型搜救队立即赶赴现场开展救援。为确保拉练的顺利进行,支队战勤保障大队,出动6车15人,在集结点搭建了现场指挥部、战勤保障部、通信保障部、记者站四顶帐篷并布置了内部设施,利用餐车、宿营车为现场所有参战人员提供了饮食、住宿保障,并利用充气照明灯组为现场提供了夜间照明
昭通作家夏文成得知此事后,在朋友圈转发了轻松筹的链接,希望更多人奉献爱心,帮帮这个在生死边沿挣扎的姑娘。面对社会的爱心善举,张丹丹父母热泪盈眶,不断向好心人士鞠躬致谢。
网友恭晓鑫说:阳光、温暖,由夏文成老师倡议并组建的微信爱心群,救助十六岁花季少女张丹丹同学的善举令人感动。一股爱的清泉,荡涤着世间尘埃,融入大家心怀,似一条纽带,心与心在群里相连,更给了张丹丹战胜病魔的力量。